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委员风采
李锦生:甜蜜的事业  甜蜜的人生
来源:《东莞政协》 发表日期: 2014-12-29 13:39:20 字体大小:

——记东莞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主席、东糖集团总裁李锦生

在东莞,“东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包含了几代人甜蜜的回忆。时至今日,这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经历了浴火重生般的转机和变革,依然充满生机,朝气蓬勃,已发展为一个有42个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的,跨行业、跨地区,既多元化又专业化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均已超过百亿元,是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东莞市工业龙头企业,连续6年位列东莞市50强民营企业之首。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在东糖奋斗了30年的人——东糖集团总裁李锦生。

【挥洒汗水铸就成功道路】

李锦生身上的光环足以使人眩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东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广东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广东省杰出青年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兼任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广东制糖学会会长,东莞市科协副主席……每一个荣誉都凝聚着他勤劳的汗水。

李锦生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源于他从小养成的刻苦耐劳、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生活普遍清苦,但我十分清楚要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李锦生说,他大学毕业到糖厂工作时,正值企业重视技术骨干的时期,他在糖厂做了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而且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这让他对整个制糖生产的技术、工艺流程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早在1989年,李锦生就突破性地提出了改原炼糖生产的亚硫酸法为低硫熏磷浮法生产工艺,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6年他又创新了亚硫双磷上浮炼糖处理技术,该技术对于提高白砂糖脱色效果,降低产品色值,稳定产品质量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该项目获得了1996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间他还作为甘蔗科学研究所协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5)-8-3-(16)之三--制糖过程计算机数学模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为我国制糖工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获得了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正由于他在制糖工业上的突出贡献,使他享受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也奠定了他在制糖业权威地位的基础。

【锐意改革成就非凡事业】

如果说李锦生在技术创新中是一个开拓者,那么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更是一个锐意改革者。在东糖集团工作的三十年中,李锦生参与和领导了企业经历浴火重生的转机和变革,开创了一条全新的企业发展道路,同时也开创了自身的事业发展道路。早在1997年,他引领原东莞糖厂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组建成立了东糖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1999年,由于东莞本土工业化进程深入发展,原本少之又少的土地都用于工业发展,使企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甘蔗原料,为此他审视度势,利用公司自有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改甘蔗制糖生产为原糖加工,使东糖转为专业从事原糖精加工生产,使东糖顺利渡过了生死存亡的关键转折点。2002年在全国制糖行业相对低迷的环境下,他更是以过人的胆识与魄力,引领企业进行了改制,肩负起企业兴衰进退的重担。

凭借在糖业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对形势和市场的深入洞察,2003年10月,根据国家对糖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李锦生带领东糖集团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与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设立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了来宾市四间糖厂、一间纸厂和一间生物肥料公司,迈出了东糖集团向外发展的第一步。此后,李锦生就没有停止过开疆拓土的步伐。近两年,李锦生依靠敏锐的市场触觉,利用因经济危机影响而出现的产业资源整合契机,和董事会其它成员一起,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大胆决策,成功并购广西多间糖厂,并以气吞斗牛之势完成了东糖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使企业规模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

多年的持续发展,东糖集团已逐步开拓出广东东莞,广西南宁、崇左、来宾、白色、横县、桂林、广南,山西大同,云南建水、石屏等生产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生物工程、热电四大主导产业,成为一个跨地区、跨行业、既多元化又专业化的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的大型产业企业集团,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进入中国轻工业制糖行业十强企业,并在2012年入选首届中国轻工行业百强企业。至此,东糖集团已占据中国制糖市场近“半壁江山”,在中国糖业届,李锦生的名字亦已如雷贯耳。

【诚信经营赢得社会认可】

“做生意没有诚信两个字,肯定不会成功!”李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东糖集团“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已享誉业界。

关于诚信,李锦生谈起两件事情。一件是到广西来宾投资初期,由于项目配套需要,东糖集团承诺了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一个纸厂。后来,由于公司在来宾的其他项目发展很好,来宾市政府表示可以不再建纸厂,但东糖集团最终还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们觉得,已经答应了,跟市政府、来宾市民都承诺过了,所以我们还是花了十几亿建了这个厂,现在这个厂效益虽然不是很好,但我们的做法得到来宾政府和市民的认可,所以各方面都关照、支持我们,这使得我们在那边的效益是最好的。”

另外一件就是关于2008年的冰冻灾害。对于当年的冰冻灾害,李锦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正值榨季,很多甘蔗都冻坏了,蔗农可谓欲哭无泪。”虽然每年榨季甘蔗收购价格已在甘蔗种植之前与蔗农签好了协议,但遇到天灾企业也将承受巨大损失。但是为了不失信于蔗农,身兼广西多家糖厂董事长的李锦生毅然决定按照协议价格收购蔗农的甘蔗,“宁可收回来当柴烧了也不能让蔗农亏”。事实证明李锦生是对的,正是东糖的至诚至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使东糖不但挺过了2008年寒冬般的环境,而且迎来了东糖历史性的佳绩。

【回报社会辉映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能使一个企业家从成功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财富来源于社会,就应当回报于社会,是李锦生始终秉承的理念。

李锦生在潜心经营企业的同时,不忘参与社会工作,履行社会职责。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论工作多忙,他都积极参加人大代表及政协会议,献言献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作为一个企业家,李锦生不忘对社会的责任,始终心系企业员工,即使在企业部分产业面临严峻形势而不得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他始终引领企业妥善处理好员工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宁愿让企业承担更重的担子也不让一名员工真正失业,尽力在本企业内为他们创造岗位,不将其推向社会,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在企业发展之时,李锦生积极带领企业支持和参与东莞、广西来宾等地政府主持的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每年投入的扶困助学、救灾、公益捐款均超过百万元。此外,他还带领广西各生产企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举措,每年投入数百万元支持蔗区发展良种、改善道路、兴修水利,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户的一致好评。

除了带领企业回报社会外,李锦生个人每年还拿出几十万元支持小学到大学的母校设立专门奖学金,以资鼓励优秀教师和学子。

无论是参政议政、关注民生,还是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尽显李锦生一个企业家忧天下、顾民生的博大胸怀。

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建议使用IE6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19155484号-1 地址:东莞市鸿福路99号  办公电话:0769-2283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