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东莞文史
蒋光鼐先生与莞旅中学
来源:王晓吟 发表日期: 2019-01-24 17:07:37 字体大小:

广州莞旅中学是为解决在广州的莞籍人士子女读书难而建立的一所中学。当时广州仅有公立中学两所、中等师范一所,其余都是私立中学。公立中学不易进,私立中学学费贵,即便在广州做教授、做中学教师,也为孩子读书而烦恼。

若在东莞家乡,他们的孩子读书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东莞明伦堂将万顷沙农田的主要收益都用于教育事业。在东莞辖区内,中小学的经费和入读学生的补贴都由明伦堂支付。抗战胜利以后,抗日英雄蒋光鼐将军被推举为东莞明伦堂沙田管理委员会的委员长,东莞的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恢复发展。

19477月,在广州工作的12位东莞籍教授倡议在广州办一所东莞旅省中学,解决莞籍子弟的入学问题。德高望重的蒋光鼐先生被推为莞旅中学的董事长。

蒋光鼐和徐景唐捐助莞旅学校开办费2150万元,倡议办校的12位教授每人捐助20万元,又向广东国民大学借到惠福路毕公巷三间校舍,莞旅中学于同年9月开学,初中高中各招收一个班。

随后明伦堂董事会补助开办费干谷500司担,又补经常性经费干谷300司担。所有在莞旅任教的教员均依照邑内中学待遇,致送干谷

明伦堂还给莞旅学校拨款购置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和生物标本。蒋光鼐也将他自己的一套《万有文库》送给莞旅中学。至此,莞旅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了。

学校虽然已开学,但毕公巷教室狭小破旧,影响到教学及今后的发展。其他问题解决后,校舍问题成为突出的矛盾。董事会曾开会研究校舍问题,也有筹款择地建新校的打算,但新校舍不是马上可以建成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万般无奈之下,蒋光鼐毅然将自己居住的逢源北街87号近800平方米的大房子借给莞旅中学,举家搬到东山梅花村37号去住。

梅花村在广州的东郊,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杨箕村、梅东路一带还是农田。大块的农田一直延伸到岗顶、工学院、农学院。福今路北、气象局一带全是荒坡地。我们小时候常到那里看气象人员放飞气象大气球。

梅花村交通极不方便。从工、农学院开出的22路车在杨箕村、梅花村都不设站,只有步行到东山口才能乘公共汽车。

在逢源北街87号与蒋光鼐同住的亲属有18人之多,连同勤杂人员则有30多人。梅花村37号有主楼两层,加上后院给勤杂人员住的附楼也只有200平方米左右。这么多人怎么住呢?蒋光鼐让还在读书的子女进了可以住校的培正小学、培正中学和岭南大学附中。让蒋建国的伯娘和3个哥哥回到东莞南栅乡下住。即便这样也还不行,连蒋光鼐的卧室都放了两张床,走廊上也放了床。

蒋光鼐一家和全体中国人民一样饱尝了多年抗战的离散逃难之苦。他们先是住在香港,香港沦陷后逃难到韶关曲江,又经过多次疏散后落脚在粤北平远县的山区。抗战胜利后好不容易从粤北的山村回到广州,一家人团聚在逢源北街87号。才安定了一年多,蒋光鼐又要把地处西关繁华地带的家搬到广州东郊外的梅花村。对于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生活的蒋光鼐家人来说,这个决定实在难以接受。但是蒋光鼐决定了的事情,谁也不能反对。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显示了蒋光鼐办好莞旅中学的决心,和他对家乡子弟的仁慈厚爱、一片赤诚。

蒋光鼐的儿子蒋建国曾对我说:这件事你最有发言权。

蒋光鼐和我父亲王匡同是虎门南栅人。王匡对这位伟大的同乡充满敬意。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文化大革命发生,王匡一直住在梅花村37号。梅花村37号是个带花园的僻静小院,进门一棵凤凰树。5月凤凰树盛开,火红的花枝一直伸向三楼的天台。向南的阳台边上有一棵瘦弱的龙眼树,上面有不少臭屁虫,房子东边有一棵芒果树,茂密的枝叶挡住了二楼房间的窗户。东南的围墙边,长着一些细细的竹子。我父亲住的时候,楼下三间房因为潮湿和地板松动,空置着没住人,二楼三间大房,向南带小阳台的是父亲的书房兼客厅,东边是父亲的卧室,西边是我们姐弟三人的卧房,向北的一个小房间是家庭女工有姐住的工人房,后面的附楼住着父亲的司机老陈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因为主楼没有厨房,有姐就在通往三楼天台的楼梯拐角处做饭。一只小柴炉、一个小铁锅、一只小沙锅,加个小板凳,就是厨房的基本用具了。有姐坐在小板凳上做饭,炒完菜直接盛到放在地板上的碟子里,再端下楼去。我们吃饭的小圆桌就摆在二楼的过道上。我看到蒋建国的文章,才知道蒋光鼐一家十口人曾经搬进梅花村37号住,我大为惊讶。他们一大家人怎么挤进梅花村37?为了莞旅中学,他们真的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龙津路逢源北街87号是一间三层木结构的西关大屋,修缮后辟出学校的办公室、仪器室、图书室和五间教室,教学条件大为改善。19487月,莞旅学校从毕公巷迁入逢源北街87号新址。同年10月间,蒋光鼎先生亲到莞旅中学新址,和师生们亲切会面并讲了话。据陈霈霖先生回忆,蒋光鼐对学生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点事。可是目前有本事也没有用。好像我这样的人,一点也没有用。说到这里他情绪激昂。因为像他这样有名望的抗日将领也遭到蒋介石的打击排挤,在国家急需人才的时候他却没有事情做,叫人怎么不郁闷?当年聆听过他讲话的莞旅学生说,蒋光鼐的身材不高,但腰杆笔直,目光炯炯,说话短促有力,具有军人风度。莞旅学生李本立说:蒋光鼐是我们民族之魂,当年16岁的我见到60岁的蒋光鼐,他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使我感奋不已。

莞旅中学后来发展到9个班,近400学生,成为广州比较大的私立中学。经费也比较充裕,每月能有稻谷22500司斤,学生每人每学期发津贴稻谷100司斤,不收任何学杂费。1952年,莞旅中学与附近的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坤维女中、长城中学、复旦中学等6所私立学校合并为荔湾中学,再后来更名为广州市第29中学。莞旅中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5年时间,却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本文作者系王晓吟,原刊于《东莞政协》2018年第6。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供稿 伍雪平/整理)

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建议使用IE6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19155484号-1 地址:东莞市鸿福路99号  办公电话:0769-2283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