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重要会议>全体会议>发布报告
常委会工作报告(2017年1月9日在政协第十三届东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表日期: 2017-01-13 16:46:42 字体大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

东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719日在政协第十三届

东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李小梅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东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经济建设量质同升、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也是市政协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担当作为、不辱使命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东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务,发挥政协优势,认真履行职能,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五年,政协履职舞台越来越宽广。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谋划和部署政协工作,为政协更好地履职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中共东莞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始终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市发展大局,把加强政协工作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政协工作,市委书记吕业升、市长梁维东专程前往市政协调研指导和听取意见。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多次参加政协视察调研活动,主动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及时批阅政协工作报告。这一切,让市政协在大局中有重要地位、条件上有充分保障、履行职能有广阔舞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人民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

过去五年,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越来越充分。我们坚持以委员为中心,树立“委员强则政协强”的理念,组织委员参加各种专题培训11期,合计1100多人次参训,拓宽了工作视野,提高了履职能力。强化服务管理,建立履职档案,修订考勤制度。举办政情通报会37场,让委员更好地知情明政。定期走访联系各镇街各界别委员,帮助委员解决履职困难。政协委员讲政治、讲学习、讲作风,珍惜委员荣誉,维护政协形象,积极主动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用足用好政协话语权。五年来,委员个人提案达1188件,提案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会议发言气氛越显浓厚,抢唛发言越发激烈,委员提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多地得到党政部门的吸收采纳。

过去五年,政协协商民主作用越来越突显。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部署,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职的全过程,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不断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提高协商成效。五年来,我们深化例会协商,每年就《政府工作报告》和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认真讨论,围绕我市十三五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议题24场专题协商会,召开近百场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组织近百次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活动,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协商格局,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过去五年,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越来越深入。我们主动争取各级党委重视和支持,大力推动工作向基层延伸,积极发挥镇街政协小组在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出台《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政协小组工作的意见》,明确目标任务,规范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定期走访联系政协小组,多次召开全市镇街政协小组工作座谈会,支持政协小组创新方式开展履职活动。去年在市委的高度重视下,推动全市各镇街成立政协工作办公室,完善了政协小组工作机构,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迈出了重要一步。

过去五年,政协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分布在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政协委员,既关注宏观发展,又关注微观民生,通过开展视察调研、协商议政、评议监督等活动走进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的迫切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内容丰富、贴近民心、富有成效的履职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协的认知度,提升了政协组织的感召力。2012年以来,申请旁听政协全体会议开幕大会的市民人数逐年递增,累计650多人次旁听开幕大会。人民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有话愿意向政协委员讲,有诉求愿意向政协组织反映,人民政协在基层逐渐深入人心。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切实筑牢共同奋斗思想政治基础。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市政协党组中心组、主席会议带头学,常委会议、机关会议集中学,委员轮训专题学等形式,准确领会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等丰富内涵,着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和价值理念共识,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年来,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共举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常委会学习报告会50多场。

认真贯彻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总体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65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创新政协工作方法方式。大兴学习之风,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委员学习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加大专题协商力度,各种协商形式联动配合,努力形成党委重视、政协牵头、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格局。结合东莞特殊的行政架构,就如何加强政协基层组织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实际进展。

自觉践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着力在加强委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上求实效,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出成果。综合运用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政协委员“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聚焦经济领域重要议题,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连续两年围绕“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开展视察调研,前往10个镇街和多个园区视察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平台,研讨制约难题,提出破解对策。14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的提案《关于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由市长督办发挥了决策咨询作用探索常委会调研与专题协商的有效衔接,围绕《东莞市加快发展孵化载体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召开协商座谈会,以调研促进协商质量提高,以协商推进调研成果转化。以专委会为依托,围绕“促进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等开展系列调研,提出的建议被细化为市政府金融工作思路。联合上级政协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等专题开展调研,推动东莞的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畅顺。

助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围绕“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增强优势企业竞争力”等专题,扎实开展调研视察,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建言成果。重视“三重”建设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牵引作用,举办东莞市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讲座召开推动“三重”建设讨论会,视察松山湖(生态园)、长安新区、银瓶合作创新区等产业园区为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擂鼓助威、加油鼓劲。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调研力度,就如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如何推动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等提出建议。前往全市各片区深入调研招商引资工作,召开数十场座谈交流会,引导镇街政协小组和委员为我市招引重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提供线索,为当地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

助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按照全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的部署要求,组织委员东莞港、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寮步车检场进行实地视察,助推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加大‘三旧’改造力度,激活城市发展活力”为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的专题报告入选大调研活动成果汇编。着眼我市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工作部署,侧重金融服务、电子商务、通信服务等方面建言我市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关于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系列提案,分别被选为市委书记、市长督办的重点提案,较好地促进了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工作的改进。组织委员围绕我市如何从政策、产业、金融、平台等方面对接广东自贸区献计出力,许多建议被吸收到《关于东莞对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意见》中。协助全国政协、省政协在莞开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台资企业在大陆经济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新问题”等调研,为我市做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助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牵头开展主城区“水文章”建设调研,建言成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推动水乡地区统筹发展。以“组合拳”形式连续多年围绕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开展系列调研活动,从强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水道景观整治改造、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可行建议。联合山区片各镇、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开展“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深圳、促进山区发展”深度调研,提出的意见被市委批转有关部门研究吸纳。围绕“加强镇街经济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开展专题议政,深入调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村级经济发展情况,为镇村增资减债、增收节支、增效提质资政建言,进一步促进全市区域均衡发展。围绕省政协交办的“广东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课题,开展为期3月的深度调研,就如何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提出建议。

三、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重大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聚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商座谈会,邀请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政协委员代表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如何更好地落实《东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及5个行动计划进行协商讨论,从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改进公共服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为制定改革政策、推动措施落地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以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形式,建言完善我市多元化解决争议机制设立东莞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帮助企业以更快速、更经济、更专业的方式解决各种涉外商事争议深入开展“中小民营企业降成本”、“中小微企业收费及减免情况”等专题调研,为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出谋划策。

聚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抓住我市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机遇,围绕“优化新型城市格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主题召开专题议政会,议政成果被市委以《工作交流》专刊形式印发各镇街主要领导和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阅。组织委员参加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围绕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整合城镇土地资源等建言献策,许多建议被吸收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中。引导市各民主党派、镇街政协小组选取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城乡、提升城市品质等议题开展联合调研,为助推我市加快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集智献计。

聚力推进“效率东莞”建设。响应我市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号召,前往10个镇街开展商事登记窗口现场视察,详细了解商事登记改革后办事流程精简和服务提升情况,并就如何做好人员调配、队伍培训、后续管理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建言议政。在深入有关镇街部门和社会组织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召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效率东莞”专题议政会,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扶持培育社会组织、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所提建议被充分吸纳到有关决策部署当中,为推动“效率东莞”建设出招助力。

聚力推进“法治东莞”建设。围绕《关于全面深化法治东莞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履职活动,组织视察我市人民法庭审判运行机制改革、普法教育、社区矫正等工作情况。组织委员参与我市60份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在我市取得地方立法权后,积极参与立法协商,组织委员对《东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草案)》等份地方性法规进行协商讨论,有关建议得到市人大、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邀请市纪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在市政协常委会议上通报年度工作情况。加强与政法系统部门以及市律师协会的联系沟通,为推进司法改革进程、建言“法治东莞”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聚焦社会治理工作,促进民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善治。围绕“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主题,面向全体政协委员、部分村(社区)和企业发放600多份调查问卷,走访商会、行业协会听取意见。组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专题议政会,议政报告被市委批转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其中多项建议被吸纳到《东莞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东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中。围绕养老服务业发展、帮扶困难家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等议题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为改善民生福祉鼓与呼,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持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垃圾处理的系列提案》被选为市委书记重点督办提案,推动我市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组织专门委员会紧扣“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实施低碳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修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提升绿色宜居水平”等5主题分组开展调研活动。组织开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协商议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议政成果,认为建议方向正确,操作性强,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落实意见。持续关注我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与省政协共同开展“推进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专题视察,与长安镇、市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加快茅洲河污染整治调研,有力推动茅洲河综合治理工作进度。围绕“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主题,组织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针对边界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环保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助力我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合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城市交通建设,从完善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深化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建立城市道路慢行系统、应对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等角度切入,采取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形式出谋献计。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围绕我市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东莞理工学院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市职教城建设、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市民综合素质教育等组织专题视察,提出具体建议。推动“健康东莞”建设,组织委员围绕支持民营医院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建立社区与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等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大会发言、政协提案、《政协议政厅》广播电台节目等渠道推进我市中心血站迁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保医疗保障体系等工作,努力提升我市医疗卫生发展水平。

主动献计城市安全治理。围绕“平安东莞”建设、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消防安全管理等备受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考察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提出改进建议。以“三打两建”工作、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内容开展视察活动,保障群众消费权益和生命健康。发挥《政协委员重要建议专报》“直通车”作用,及时反映穗莞深城际轨道建设施工、部分文化休闲创意街区存在安全隐患等社情民意信息,引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前往哈尔滨、苏州等市学习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经验,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借鉴参考。

五、深化团结联谊,广泛凝聚改革发展合力

密切与党派团体的合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政协协商活动,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和党外人士的政治联盟。健全市政协领导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制度,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互通情况。举办《党派之声》广播电台节目25期,宣传各民主党派发展历史和履职情况。推荐民主党派委员参加各种政情通报会和监督评议活动50多次。主动走访我市各人民团体,围绕如何加强联合调研召开座谈会,交流工作意见。召开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提案工作座谈会,优先办理党派团体的集体提案。通过大会发言、议政座谈会等形式,为党派团体表达意见创造条件。五年来,各党派团体积极参政议政,集体及个人共提交提案1090件,其中40件被选作重点提案,69件被评为优秀提案,77件被评为表扬提案。

加强同港澳台侨同胞大团结大联谊。支持和推动成立香港东莞政协(港澳)委员联谊会,增进与历届政协港澳委员的沟通联谊。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政协工作情况,组织港澳委员参加各项视察调研活动。引导和鼓励港澳委员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加强与香港莞籍社团的沟通,围绕加快东莞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学习香港特区政府高效运作经验等开展近10次互访研讨活动。加强与台胞侨胞的联系,围绕优化台胞投资环境、推进台商子弟教育、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等召开多场专题协商座谈会,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深化对外友好交往。发挥人民政协在对外交往和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牵头成立东莞公共外交协会,进一步拓展政协对外友好交往职能。精心组织公共外交论坛,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深化对公共外交形势的认识。走访上海、杭州、中山、珠海等市公共外交协会,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成功举办首届东莞故事(莞商杯)演讲比赛,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公共外交资源,广泛传播东莞好声音,有效展示东莞城市形象。出访北美洲、东南亚、大洋洲有关国家和地区,拜会当地同乡会、友好社团和海外企业家代表,加强与海外莞籍侨胞的联谊交流,介绍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介海丝博览会,增进国际社会对东莞的了解。

促进各方面关系和谐加强与各阶层、各领域代表人士的联系,走访数十家商会、行业协会,拜访我市高层次人才,听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诉求。走访考察委员在市外投资的企业38家,了解兄弟城市帮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委员争取当地更多的关心支持。围绕助力伊斯兰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加快资福寺建设等主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致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走访民族宗教界人士,发挥他们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拜访全国政协、省政协,前往兄弟市政协学习取经,接待兄弟省市政协考察组180批次,积极宣传推介东莞,交流工作经验。

深入做好文史资料工作。配合省政协征集《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文史资料线索题目400多条,50多篇稿件入选丛书,展现我市在改革开放中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成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集虎门要塞史料、湖南抗日战场中莞籍将领史料,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编辑出版张荫麟、胡守为等15位莞籍学人作品集,出版邓尔雅、黄般若、谭铸尧等9位莞籍艺术名家作品集,出版《东莞历史文化专辑》系列11册,传承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联合民盟市委会探访李章达故居,编辑发行《民主先驱——李章达》一书。举办影像东莞摄影图片展一座城市的记忆——百年东莞图片展、“东莞历代名人、名画、名物图片展”等展览,举办《不蠹斋珍丛——卢子枢书画及友朋书札》新书首发仪式及座谈会等,增强本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助推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不断扩大政协声音。举办庆祝东莞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成绩,推动东莞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举办“继往开来,同心筑梦——庆祝东莞政协成立60周年图片展”,展出400多张珍贵图片,展现历届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密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南方日报》《东莞日报》等刊发专版。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媒体报道市政协履职活动1500多条次,其中全国及省级媒体报道40多条次。召开全市政协信息员工作会议,组建宣传信息员队伍,健全宣传信息工作制度。着力打造政协宣传品牌,夯实宣传阵地,改版升级市政协门户网站,编辑出版《东莞政协》30期,举办《政协议政厅》广播电台节目200多期,较好地扩大了政协声音。

六、坚持工作创新,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全面加强提案工作。树立精品意识,通过学习培训、编印《提案工作手册》、印发提案线索等方式,提高提案质量。加强制度化建设,修订制定《东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东莞市政协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等4项工作制度。推动提案协商办理,组织多场专题协商座谈会,召开多场部门重点提案协商座谈会、系列提案并案协商座谈会。升级完善提案动态管理系统,为提办双方全程参与提案工作开辟新平台。推动提案网上公开,在东莞阳光网东莞时间网等网站开辟专栏,及时报道提案工作动态,实现提案内容和提案办理公开透明。

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为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对政协组织建设进行认真研究,经报请市委批准,对市政协专门委员会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增设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调整教科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为教科卫体委员会。精选调研课题,增强调研合力,加强专委会之间,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党派团体、镇街政协小组之间的沟通合作,围绕公共交通、旅游经济、茶业经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户外广告管理等专题开展联合调研。完善专委会对口联系党政部门机制,围绕专项工作开展更加灵活、更重实效的对口协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组织委员参加部门的行风政风评议、执法监督、旁听庭审等活动。

注重体现界别特色。每年全会期间,按照界别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委员以界别名义进行会议发言。加大界别提案征集力度,把内容充实、质量较高的界别提案优先列为重点提案。发挥界别优势,开展内容丰富的界别调研。组织经济、工商联两个界别80名委员调研市重大产业园区,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集智献计。组织经济界、科技界等8个界别的委员调研我市招商引资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医卫界委员视察市人民医院,研讨我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工作。组织教育界委员视察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了解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组织城建、交通、农业、商贸、港澳等小组委员开展联谊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增进委员之间的交流,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简各类会议文件,改进调查研究方式,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组织干部职工300人次参加各级各项专题学习培训110多场。增设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室,充实政协理论研究力量。做好与望牛墩镇望东村和南雄市坪田镇官陂村结对帮扶工作,增强村组经济发展后劲。加强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选派干部参加丰羽强翅行动,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公文流转系统,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汇编日常工作流程,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举办20期“同舟课堂”知识讲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团结向上、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机关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回首十二届市政协的五年工作,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上级政协的关心指导和中共东莞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历届政协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十二届市政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切实加以改进。比如,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机制不够完善,从理论到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化;有些议政建言质量不够高,促进履职成果转化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形式和渠道还需继续积极探索;镇街政协小组委员参与活动的面还不够广;政协界别特色和优势有待进一步体现,反映界别呼声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委员服务管理制度仍需不断完善,委员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等等。这些都需要新一届市政协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政协工作要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履职实践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进行谋划和推进;必须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不断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必须践行履职为民的理念,努力推进民生改善,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必须重视和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委员履职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家建言有渠道、干事有平台、履职有成效。

在这里,还要突出谈一点体会,就是做好政协工作,必须坚持改革与创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其制度、机制、工作方式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五年来,市政协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协商形式,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力求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用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政协工作,是人民政协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今后工作建议

各位委员,去年底胜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这对新一届市政协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十三届市政协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在中共东莞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努力做到协商民主有新加强、民主监督有新举措、制度建设有新进展、参政议政有新突破,为推动东莞新一轮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在此,我们向十三届市政协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重视和加强学习,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提升履职能力的需要。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巩固人民政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认真学习人民政协理论,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地位、职能和作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做到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力。

二是围绕大局履职,为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献计出力。自觉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重点任务建言献策,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要紧紧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有计划地开展调研视察活动,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深入分析论证,力求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尤其要精心选择我市经济转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倍增计划、经济领域改革等全局性战略课题,运用政协提案、大会发言、专题协商议政等形式资政建言,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要坚持把履职实践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督办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为抓手,多进诤言、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协助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推动落实、协调关系和提高效能的工作。

三是不断拓展协商平台,扎实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运用政协协商民主形式多样、智力密集、传统深厚的优势,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协商格局。要依托互联网平台,探索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拓宽网络民意通道,扩大政协协商参与面。引导镇街政协小组参与当地的基层协商活动,拓宽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四是关注群众期待,助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政协委员来自人民群众,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要鼓励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当好各界别代言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反映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协助党委政府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添助力、增合力。坚持在监督中参与服务,在服务中参与监督,重点选取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卫生强市建设、水污染治理、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遗产、建设美丽幸福村居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为增进民生福祉发声出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发动政协委员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事业,多做致民富、增民利、纾民忧、解民困的好事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牢牢把握团结民主,全力凝聚各方力量。团结鼓劲释放正能量,发扬民主增进共识度。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外人士民主权利,加强对各党派团体参加政协共同性事务的协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重视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的作用,密切与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联系,积极反映他们的诉求和意见,推动我市民族宗教事业发展。切实加强与港澳台同胞的团结联谊,认真做好港澳委员履职服务工作,发挥好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莞港澳合作。要依托东莞公共外交协会平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外交活动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促进东莞与海外国家(地区)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互助合作提高东莞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六是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要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加大委员培训力度,建立委员履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委员履职考核档案,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努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突出各专委会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完善委员联络制度,丰富履职活动内容和形式,强化专委会工作实效。重视界别特色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界别活动,进一步彰显界别特色,扩大界别影响。注重发挥镇街政协小组作用,不断提高镇街政协工作办公室服务水平,努力形成整体协调、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局面。以更高的标准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效率高、作风好的机关干部队伍。

各位委员,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托起梦想。我们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中共东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新一届市政协一定能够同心同德,勇担使命,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为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建议使用IE6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19155484号-1 地址:东莞市鸿福路99号  办公电话:0769-2283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