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媒体报道
莞协政能量㉕丨守护青少年的“心”世界
——市政协“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题调研综述
来源:东莞日报 发表日期: 2025-01-24 09:51:50 字体大小: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广大学生朝气蓬勃、追逐梦想。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东莞各界广泛关注,为此,2024年,市政协由教科卫体委牵头,就“进一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课题开展深入调研,探寻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良方”,助推“家校社医”协同聚合力,共同撑起青少年心灵“守护伞”

一线调研 探寻“良方”

“您好,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中心,接线声此起彼伏。热线员们头戴耳机,用温和的声音接听来电。

去年,市政协调研组来到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走进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中心。这里,自2021年启用至今,整合了多部门力量,精心打造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提供7*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为青少年及市民群众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变化,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问题请拨打88881111”!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只是东莞探索守护青少年的“心”世界的一个具体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多措并举、多向发力,积极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出台政策布局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关爱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如何?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认识和重视途经有哪些?如何筑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屏障?……带着这些问题,去年9月至11月,市政协调研组就课题开展了深入调研。

聚焦学校,调研组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分别针对青少年、心理教师与学校管理层进行大数据调研;先后实地调研了松山湖北区学校、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东莞中学、南城阳光第七小学。

深入医院,调研组组织政协委员、专家赴市第七人民医院,参观调研了心理门诊、儿少心理科等部门,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科普、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交流。

调研路上,步履不停。在南城街道“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调研组一行通过现场视察、座谈交流等,详细了解南城街道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和相关经验做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调研组还远赴江门、合肥、马鞍山实地考察学习,了解其他城市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意见建议,汇集社会各界智慧。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后,市政协组织调研人员共同探讨,理清症结,研究对策建议,反复斟酌修改,最终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一份专题调研报告,内含4个方面14条建议。

市委主要领导对调研报告作出肯定性批示,指示有关部门全面系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在市委专题会议上听取政协调研情况汇报。

多方聚力撑起“守护伞”

“双目传情”互动游戏,可以通过眼睛细微的变化,捕捉到对方心理情绪的不同反应;体验“趣味脑电波”,尝试用意念控制物体……这一幕幕生动场景发生于江门市心理健康科学普及体验馆。这是当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工程,为全国第二家、广东首家心理健康科学普及体验馆。

借鉴好经验、好做法,调研组将“心理健康综合服务中心”写进调研报告,建议由市委工作部门牵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进行统筹,高位推动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一个集心理健康科普体验、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服务队伍培训和心理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心理健康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获得感。

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是凝聚形成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合力的基础。那么,做好协同育心大文章,还需要哪些力量参与?答案是:“家校社医”协同聚合力。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调研主题击中了家长们的心坎,也聚焦“家庭”给出建议。如,全力提升家庭教育品质,加大家长学校的建设。广泛宣传,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强化其作为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和成才观,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共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落实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在学习压力下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关键是“减负”。调研组呼吁,推行青少年学习减负计划,落实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推行科学睡眠管理,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强化校内外劳动教育,融合家务劳动实践,通过劳动活动强健体魄,同时滋养心灵。

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当然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参与。在调研报告里,有这样的表述:鼓励心理教师参与心理健康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强化心理咨询实践应用培训、强化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培训等,通过一系列专业化的培训,提升心理教师的综合心理服务能力,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

同样,社区、医院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记者梳理调研报告,关于社区医院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家庭、社区和医院应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共同探讨社区内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研究典型案例和应对经验。二是鼓励公益化医疗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注重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人才信息库,为青少年提供精准匹配的心理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心理门诊为依托,进一步完善社区心理服务平台,组建社区心理团队,在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与服务。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且意义重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与共同努力。市政协将持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成长环境,期盼每一颗年轻的心灵都能在璀璨阳光下茁壮成长。

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政协东莞市委员会 建议使用IE6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19155484号-1 地址:东莞市鸿福路99号  办公电话:0769-22839788